成果报告

成果主要内容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报告 >> 成果主要内容

(一)情系三农,在赓续学科百年史脉中厚植知农爱农情怀

1.传承百年学科史,增强强农兴农使命感。国家教学名师张献龙教授、曹凑贵教授领衔讲授百年学科史作为新生第一课,讲好刘后利先生“一门三院士”油菜报国史,傅廷栋院士五十年如一日携带“傅氏六件套”(草帽、挎包、深筒靴、水壶、工作服、笔记本)下田的艰苦奋斗史,彭少兵教授“师生融乐”等32个学科故事;成立中国农业文明史研究中心,在思政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教研立项,建设《耕读中国》《大国三农》等课程思政示范课36门。践行“身教大于言传”,师生同下田,躬耕田野,激发研究生实践创新激情。

2.支部建在学术团队,激励研究生强农兴农。坚持党建引领,基于学术团队纵向设置28个研究生党支部,老中青三代导师接续担任支部组织员;开展名师讲思政、党员半月谈,实施“红色三助”(助学、助研、助发展)、“党旗田野”行动,建设“植科心绿”“研植新声”等网络育人平台,构筑线上线下育人平台,促进党建工作与学术研究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增强乡村振兴使命感和荣誉感。

3.创建“学术三问”交流平台,激发研究生学术创新。坚持10年打造“问学斋”研学品牌,举办“作物科学高端讲坛”140期“问学”,知名科学家面对面激发创新思维;“三农讲坛”360期“问实”,农业企业家进课堂激发创业理想;“学术晚茶”“硕博话榜样”300余期“问友”,朋辈轻松交流助力成长。打造师生共探、师生共研、朋辈共享的问学创新氛围。

(二)勤读前沿,在服务粮食安全战略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1.实施“硕彦计划”,实现本研贯通培养。较早探索本研贯通培养拔尖人才,持续12年实施“硕彦计划”,国家级教学团队深耕教学一线,引导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本科生大二申请“硕彦计划”,高岗教授担任导师,个性化培养,滚动考核。每年初次入选人数为60余人,累计遴选600余名优秀本科生入选“硕彦计划”,每年中期淘汰控制人数30人,遴选20名优秀学生进入名师团队进行学硕阶段学习,实现科技后备力量早发现、早培养。

2.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课程体系,强化课堂育人主阵地。筑牢学术诚信底线,增设必修课程《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等;瞄准前沿,增设《植物基因组育种》《植物纳米技术与农业应用》《植物先天免疫学》等30门课程;注重交叉,开设《作物表型组学》等交叉课;注重方法和技术类课程,增设《植物保护基础技能训练》《植物与微生物互作》《高级生物统计与R语言》等16门实践课。形成学科特色鲜明、知识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

3.依托国家级平台,重大项目,组织攻关锻造科研创新能力。研究生资源配置优先满足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团队导师集中指导,围绕种源创新、生态种养、绿色植保等国家粮食安全重要领域做有组织科研,90%以上学位论文在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7个国家级平台及农业部农业微生物资源利用综合性重点实验室等15个省部级平台完成;学科“十三五”承担367项国家级课题,博士生课题100%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在棉花等作物基因组、植物单细胞测序技术、再生稻、植物疫苗等领域取得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

(三)力耕产业,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锤炼实践应用能力

1.探索产教融合培养产业振兴“头雁”,实施“硕果计划”。持续5年实施“硕果计划”,吸引本科生推免攻读专硕,累计遴选100余名优秀本科生,围绕生产实践问题开展科研活动,滚动考核,最终每年10名进入专硕学习。开展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研究生项目制培养,成立“双水双绿”“荃银高科班”“正邦班”“襄阳专项”等双创班,形成以产业项目为纽带的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聘请行业导师61名,与先正达、大北农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产教协同育人。

2.强化实践育人,促进教学与实践融合。围绕现代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推动案例教学及案例库资源建设,建立《现代农业发展与实践案例》《高级植物育种理论与技术》《植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控》《植物有害生物鉴定与监测》等20门实践性强案例课,与企业导师共同开设案例课程5门。《稻田种养模式发展案例解析》《饲料(绿肥)油菜绿色高效生产与利用技术》《机收再生稻绿色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等入选首批农业硕士农艺与种业第一批示范性教学案例。

3.加强耕读实践,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岗位科学家多的资源优势,依托“襄阳小麦”等7个科技小院、3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4个校级产教基地,彭少兵等17名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带领研究生开展“乡村振兴荆楚行”等实践活动,师生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农业农村一线开展科技咨询、产业服务和生产指导等,在耕读实践中体验科研价值、践行科技兴农,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近5年承担近六千万的新品种选育、智能虫情测报、稻田种养等企业委托项目,课题研究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实际。借助油菜等新品种创制,或再生稻栽培等田间管理技术,或植物免疫等绿色防控技术等,提升研究生服务农业产业的能力,增长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助力乡村振兴等。

   (四)兼济天下,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增强全球胜任能力

1.打造国际师资力量,建设一流全英文课程。全职引进全球高被引外籍科学家Kenichi Tsuda(津田贤一)、聘请澳大利亚院士Robert Alexander等26位海外知名学者为兼职导师;加强全英文课程建设,连续举办国际暑期课程班。建设完成Plant Biology & Biotechnology,Principle and Art of Crop Production,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等32门全英文课,规定了研究生全英语课程学分的要求。

2.深化国际合作交流,提升中国研究生国际学术视野。以教育部“111”引智基地为渠道,获批了作物基因组和分子育种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4个国家级111引智基地,湖北洪山实验室引智创新基地和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引智基地等两个省级引智基地;积极承办国际学术会议,近10年举办了包括“国际油菜大会”“第四届国际真菌病毒学研讨会”等32场国际学术会议,给研究生国际化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实施研究生访学项目,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大学开展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规定博士生在读期间至少有一次境外学术交流,提升研究生国际视野。

3.“一带一路”留学生定向培养,促进交流与传播。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开设“荃银高科国际班”,定向培养留学生,为国内企业“一带一路”境外储备人才,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助力;支持学生赴国际粮农等组织任职和实习,提升全球胜任力。结合“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需要,与埃及等国科研院所开展定向培养,年均招生20名;构建国际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留学生在学科专业上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与中国学生一致,实行学位论文开题、博士生资格考试、博士生中期考核、毕业答辩与中国学生“趋同化管理”;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同组会交流、同下田实验、同文体竞技,促进多元文化交流碰撞。